English|中文
集团新闻
当前位置:首 页 > 新闻中心 > 集团新闻
(2022)【档案话港史】应运而生 传承精神——记湛江港外轮航修厂
来源: 日期:2022-10-31人气:

在上世纪70~90年代,湛江港务局(湛江港集团前身,下称港务局)经营机构主体为“三区两厂一队”,“三区”指湛江港第一、二、三作业区,“两厂”指“湛江港修理厂”和“湛江港外轮航修厂(下称航修厂)”,“一队”指船队(船舶分公司前身)。其中航修厂作为港务局唯一的修理船舶机构,依靠船队,向海图强,走过了46年历程。虽然现在机构已撤销,但是许多老职工仍记忆犹深,当年航修厂设备先进,工种较齐全,修船技术设备在粤西地方修船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知名度颇高,且厂址设在湛江港麻斜航道西侧,职工和船员出入市区方便,深受船东和船员们的喜爱。

上世纪90年代,鸟瞰航修厂

响应号召,航修厂应运而生

1970年12月,港务局为保障港作船的日常维护,决定增设修船所,隶属船队,职工合计15人,当时厂房设备仅有小车床4台和立钻、铣床、电焊机、风焊机各1台,主要承担港作船的零星修补工程,为航修厂的前身。1972年6月,改设航修站,职工合计28人,进一步细化了工种分类,设立车工、铆工、电工、木工共4个工组。

上世纪70年代,拖轮在湛江港港池作业

上世纪70年代初,与我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已达到90多个,对外贸易迅速增长,沿海港口货物通过能力不足的矛盾日益显现。根据1972年底的统计,沿海15个港口,只有36公里码头岸线,286个泊位,其中万吨级泊位只有92个,外轮和远洋国轮都要排队等泊位;装卸机械少,机型陈旧,仓库、堆场、铁路建设等跟不上对外贸易发展的步伐,甚至连外轮的供油、供水和临时修理等都无法得到保障。

1972年,湛江港第一作业区作业现场

1973年初,周恩来总理发出了“三年改变港口面貌”的号召,其中就包括了保证外轮和远洋国轮的供油供水,并为外轮临时修理和船员生活服务提供必要条件的要求。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全国多个港口负责外轮临时修理的机构相继成立,湛江港外轮航修厂也应运而生。

1976年,航修厂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大会现场

1974年5月,航修站从船队分离出来,成建制成立外轮航修厂,职工合计77人,设立厂部办公室、财务组、材料组、车工组、钳工组、电工组、铆工组、木工组、起重组,主要承担港作船的中、小修理任务和外轮、远洋国轮的临时修理任务。航修厂成立初期隶属港务局,1983年4月改由船队领导,职工进一步扩充至180人。

1976年,航修厂电工组荣获厂先进集体

艰苦创业,千方百计培养技术人才

由于航修厂是一个边筹建边投产的新单位,因发展需要招收了许多工人,他们大部分来自于建设港口而被征收土地的原住村民,这批工人大部分只有小学文化,且不少是文盲,难以适应生产的需要。因此,航修厂领导十分注重职工的业务培训,积极举办业余学文化、学技术培训班。如工程师梁栋炎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不讲条件,不计报酬地给电工们上技术辅导课和文化基础课,深受大家的欢迎;技术员刘同樟、庞鹏、陈林英、张罗星等人也相继辅导青年工人学习业务知识,取得良好效果。此外,航修厂在1976~1977年选派20名工人到广州“文冲船厂”学习车工、钳工、电工、维修等技术,为培养技术骨干起了重要作用。

1976年,航修厂党支部副书记邹显棠与厂先进生产(工作)者合影

为了适应日益繁忙的修船工作,许多技术员带领工人积极开展技术革新。如航修厂三百吨级船排投产时,仅有1台手动捲扬机,工作时需要8个人轮流绞缆作业,非常辛苦,技术员陈明路组织刘同樟、庞鹏、梁栋炎、陈林英等人将其改造为电动捲扬机,大幅降低劳动强度;还有陈林英、陈尚文、吴炳等人设计制造了弯管弯板两用机,刘同樟设计制造了木工杆式锚链拷锈机和高压试验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修理质量,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1979年,航修厂技术员刘同樟

稳步发展,修船技术设备领先粤西地区

上世纪80年代,航修厂的厂房、机械设备和人员不断增加,修船业务也不断扩大,但是厂里仅有1座三百吨级船排只能满足空载排水量最大为500吨船舶上排修理,超过500吨的船舶则需要航行到广州修理,不但浪费时间也增加修理成本,因此上马千吨级船排已迫在眉睫。

上世纪80年代,航修厂职工在第一车间作业

1989年7月10日,航修厂迎来历史性时刻,新建的千吨级船排彩旗招展,一艘千吨级沿海货轮“湛琼三号”沿着222米长的船排滑道徐徐升起,平稳准确地停在船排指定位置,标志着千吨级船排建成投产。千吨级船排允许最大空载排水量为1400吨的船舶上排修理,随后达到上排设计极限值的“粤工起七”、“中海1”、“中海2”轮、“粤工桩7”等船舶相继上排完成了修理任务,船排过硬的建造质量得到了多次实践检验。

1989年7月10日,航修厂千吨级船排建成投产

千吨级船排是粤西地区除了军用修船厂外,地方修船厂船舶上排设备的顶级配置,它的投产标志着航修厂迈入粤西地方修船厂的第一梯队,可为航修厂每年增创300万元的修船产值,且每年可减少湛江港船舶到外地修船而消耗燃油约112吨。1990~2008年,航修厂进入稳步发展时期,拥有修船专用码头188米、轮机车间2408平方米、船体车间1176平方米、木工车间和电工车间各有400平方米,排修船舶最多达43艘次/年,产值最高达644.68万元/年。

1989年12月,鸟瞰航修厂

尽管航修厂发展前景良好,但厂职工居安思危,除了做好修船主业外,还主动出击,扩大业务覆盖面,以赢得更大的市场。据不完全统计,当时航修厂还完成了湛江港铁路公司火车头25#机车的大轮修、二区两台登船梯的钢架结构和四个灯塔制作、三区喷淋系统制作、二、三区部分门机的大修任务,均为企业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1989年,航修厂职工正在安装二区油码头输油臂

人才济济,多名职工成为模范标兵

虽然修船是一个脏、累、苦、险的行业,但是46年来,航修厂职工在任务繁重的岗位上兢兢业业、练就过硬本领,敢于创新创造,获得多项技术创新成果,也没有发生过油、气、电等引发的爆炸事故和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人身死亡事故,其集体和个人多次获得各项荣誉。

1995年5月6日,港务局工会主席李景潮一行到湛江机场欢迎全国劳动模范陈培林载誉归来

其中,有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的铆焊一组组长陈培林,坚持“匠心”和“初心”服务客户,其铆焊技术炉火纯青,当时在湛江市掀起了向陈培林学习的热潮;有首创“单项工程净产值提成分配”计算方法的工程师梁栋炎,该方法充分调动基层一线班组工人的积极性,获得1988年交通部海员工会和交通部水运司联合颁发的合理化建议优秀成果奖;还有用青春浇灌出美丽“焊花”的焊工黄越霞,航修厂职工皆称呼其为“妹仔”,其烧电焊技术闻名湛江港,曾两次荣获港务局焊工技术比武第一名。

2010年3月,航修厂焊工黄越霞正在作业

传承精神,赓续血脉守初心

2016年7月15日,因城市规划建设需要,航修厂搬离原址,由于新厂址没有船排、车间、码头以及其它必要的修船设备,航修厂已无法开展正常的排修工作,就连普通的航修也难以开展,只能从事船上简单的应急抢修工作。2020年1月7日,航修厂正式撤销,人员也作出较大调整,但薪火相传,血脉仍在,保留了部分工组、职工,组建为船舶分公司技术部维修队,继续坚守初心,为港口发展发挥作用。

2016年7月4日,航修厂搬迁前千吨级船排最后一艘船舶“湛港拖1”轮下排

46年来,航修厂的工作性质与岗位要求,使其职工形成了“团结齐心,吃苦耐劳,不讲价钱,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的团队精神,并深深地融入今日的湛江港人精神之中,为我们奋勇航行注入力量。

2022年1月9日,拖轮协助40万吨级“青岛”轮靠泊湛江港霞山港区散货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