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2013年度广东省企业500强”、“2013年度广东省服务业百强企业”、“广东省优秀企业”、“广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广东省‘创争’活动标兵单位”、“广东省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广东省十大书香企业”等等,一个个璀璨的光环,落在了湛江港——这家历经57年,从一个新中国成立后首个自行设计建造的现代化海港,发展到今日西南沿海港口群的龙头港和亿吨大港。
湛江港于1956年开港,从一个交通运输行业大型国企,经改制后成为招商局国际、宝钢集团等多家企业持股的外商投资股份制企业,下属二级单位(含全资子公司)12个,总资产百亿元,从业人员1万多人。
近年来,湛江港集团党委紧紧围绕企业科学发展和职工队伍建设实际,着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活动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积极探索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凝心聚力,促进了企业和谐稳定和持续发展,企业的社会形象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一、制度保障,夯实基础
(一)适应形势需要,创新工作机制。结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湛江港集团始终把建立与新形势相适应的思想政治工作运行机制,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并在实践中逐步建立健全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共同负责、党政工团齐抓共管,以专兼职政工人员队伍为骨干、以员工群众广泛参与的大政工格局,使思想政治工作覆盖到了集团公司的每个角落,完善了思想政治工作架构体系。在干部的配备上,党委按照“精干、高效”的原则,在二级生产单位设专职党委书记;在后勤和非生产单位实行“党政一肩挑”即行政一把手兼党委书记。目前集团下设基层党委14个,专、兼职党委书记14名。以上机制,较好地适应了企业现代“扁平化”管理的需要。
(二)落实“三有”制度,确保思想政治工作规范运作。建立健全并坚持实施党委会、党政联席会制度,党委中心组学习、党群工作例会制度,党群工作考核制度,做到党群工作有部署,有落实,有考核。考核结果与经济责任制挂钩,有效地保证了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坚持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讨,不断提升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为领导决策服务、为中心工作服务水平。湛江港集团十分重视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与创新,紧紧围绕企业的中心工作和员工的思想实际,把企业可持续发展、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创新、企业文化建设以及员工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等作为研究工作的着力点,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认真总结推广先进经验。近年来,研究会组织员工会员参与基层党建创新、企业转制期员工思想动态调查,港口经济转型科学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探讨等课题研究,每年收到员工撰写的论文超过上百篇。集团还及时组织召开论文发表会,推广政研成果,除在湛江港党建在线网站“思研之窗”专栏刊登外,还坚持每年汇编成册,至今汇编了25册,许多成果得到了交流应用,拓宽了思路,对企业管理实践各项工作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二、融入中心,提升实效性
(一)与生产经营相融合,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对企业中心工作的促进作用。湛江港集团始终把融入中心、服务大局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首要任务。近年来,受全球经济低迷下行,以及周边港口激烈竞争因素影响,湛江港集团货源下滑,生产遇到诸多困难,企业面临转型发展关键时刻。一些员工对完成年度指标任务持怀疑、不自信态度。湛江港集团党委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员工的思想状况,改变了以往讲大道理、做大报告的做法,大力开展形势教育,建港艰苦奋斗精神教育,有针对性的向员工发出迎接挑战、战胜困难的倡议书,帮助员工正视宏观经济环境带来的困难,对企业形势和转型发展任务有清醒的认识和全方位的了解,进一步理顺员工的思想情绪,振奋员工的精神,增强员工危机意识、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这种切合实际的形势任务教育,逐步消除了员工低迷的心态,增强了危机感,使员工树立起了与企业荣辱与共,同舟共济,共渡难关的思想。同时,大力宣传“金牌员工”“优秀党员”“优秀班组长”“十佳青年”等先进人物恪尽职守、爱岗敬业、开拓进取、无私奉献的先进事迹,积极发挥榜样带动作用,感染、激励员工。湛江港集团党委多年来坚持开展文明建设先进评选表彰活动,大力宣传表彰优秀员工,通过典型引导,带动了广大员工提升执行力,做好各项工作。近几年,港口生产呈现持续健康发展势头,企业年盈利水平不断提升。
(二)与企业改革发展相融合,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在维护队伍稳定中的保证作用。湛江港集团引入战略伙伴进行产权制度改革时,部分员工不理解,认为企业转制,引入其他股东,员工主人翁地位受到冲击。为使员工充分理解、支持和积极参与改革,从改革一开始,湛江港集团就及时推出下发《关于开展产权制度改革宣传教育活动的实施方案》,强调在改制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阐明了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同时,注重深入基层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通过召开专题报告会、听证会的形式,教育引导党员和广大员工顾全大局,深刻认识企业改革的必要性、重要性,并及时掌握员工群众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做好解疑释惑和思想疏导工作,保证了企业改制工作和人员调整安置工作顺利进行。此外,近几年湛江港集团在深化改革,进行薪酬改革、物业管理改革、公务用车、通讯信息费改革,及配合城市提质进行港区、宿舍区搬迁工作方面,各基层党委有效整合资源,形成合力,积极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作用,确保了各项工作平稳推进,没有出现较大的员工群体上访事件。
三、文化引领,提升凝聚力向心力
(一)建设学习型企业,增强科学发展能力。湛江港集团党委高度重视学习型企业建设,不断强化“学习是干事创业不竭源泉”的观念,完善了集团党委统一领导,各级党组织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大规模培训党员干部的体制机制,完善个人自学、集体学习、岗位培训、继续教育、实践活动相结合的立体化学习网络,引导党员干部和员工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以党委中心组学习为抓手,提高领导管理人员的决策能力,全面开展“书香海港”活动,发挥“职工书屋”和“流动书箱”作用和局域党建在线网络等学习平台和“青年论坛”、“读书论坛”载体,丰富学习内容,形成爱学习,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目前集团拥有13个基层“职工书屋”和19个“流动书箱”,有图书近3万册。湛江港集团在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活动中始终牢牢把握提高科学发展能力,解决发展突出问题,并落实到全力以赴抓好港口生产经营和改革建设发展各项工作中去,落实到促进湛江工业化,实现五年崛起中。通过活动,促进了员工思想大解放和干部队伍建设。近几年湛江港集团克服困难,应对挑战,紧紧围绕质量效益中心,提升运营质量,实现转型发展,取得较好经济效益。
(二)创建和谐劳动关系,打造幸福湛江港。湛江港集团党委向来重视做好群众工作,强调要认真研究员工群众关心的疑点、热点和难点问题,从细微处入手,切实为员工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为畅通意见反映的渠道,湛江港除开通企业邮箱、总裁信箱外,还建立完善了信访接待制度,实施集团领导每月信访接待日。多渠道了解员工的真实反映和诉求,及时化解员工思想上、工作上、以及生活中的难题和“疙瘩”。针对企业改革、员工利益调整中出现的困难群体,湛江港集团党政工形成合力,成立了困难职工帮扶中心,以七大帮扶体系(“低保”帮扶,生活帮扶,医疗帮扶,助学帮扶,就业帮扶,政策、法律帮扶和关怀帮扶)和五项管理机制(协商帮扶、应急救助、回访督办、网络管理、资金筹措机制)为主,共同构建企业对困难员工大帮扶的格局。此外,还探索实施困难员工“退一进一”政策。这些机制“多管其下”,对困难员工以及遗属的生活、就业、医疗、子女读书等实施全方位救助。确保了湛江港集团党委提出的“三不让”:“不让一个员工家庭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不让一个员工子女因家庭困难而上不起学,不让一个员工因家庭困难而看不起病”政策得以落实,使广大员工切实感受到了党委、工会组织的体贴和关怀,不断增强队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开展丰富文体活动,满足员工精神文化需求。为推进共建共享,湛江港集团一方面积极投入职工小家、员工俱乐部等活动阵地建设,营造港口企业文化建设的硬环境,大投入改善班组办公环境和安全作业环境,7个单位被评为“工人先锋号”;投入百万元修缮离退休人员活动场所设备设施,使广大员工和离退休老同志有更大的活动空间。另一方面,充分利用自己的文化教育阵地,开展员工喜闻乐见的文化体育活动,丰富员工精神生活,促进港口集体凝聚力的形成。近年来,湛江港集团坚持日常小型活动与节假日大型活动相结合,全港性单项活动与基层经常性活动相结合,积极开展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每年投入文体活动费,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先后举办“健身运动年”系列活动、“海航杯”乒乓球赛、员工歌唱大赛、迎春文艺晚会、迎元宵慰问驻港劳务工游园活动、员工书画、摄影展览,开展员工社区广场文化活动。成立并发挥职工书法协会、摄影协会等文体联合会作用,不断满足员工精神文化需求,为企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近年来,湛江港集团员工参加省、市举办的各种文化、体育活动,均取得良好成绩。2013年夺得湛江市国资系统第二届职工运动会多项团体桂冠。被评为“广东省优秀企业文化单位”。
(四)践行企业核心理念,服务社会强责任。湛江港集团认真践行“以真诚和责任服务社会”企业核心理念,积极支持和参与各类社会公益事业,参加广东"630"扶贫济困日献爱心活动。近几年积极响应省、市委的号召,派员驻点农村参与固本强基和扶贫开发工作,累计投入资金500多万元支持农村建设和农民致富,为共同建设湛江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力量。还先后为汶川地震、雅安地震和湛江市困难员工、儿童福利会等捐款累计达400多万元。集团公司荣获广东省扶贫济困“红棉杯”铜奖,湛江市扶贫济困“紫荆杯”银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