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中文
集团新闻
当前位置:首 页 > 新闻中心 > 集团新闻
(2005)一路艰辛一路歌
来源:本站 日期:2015-06-11人气:

重点建设项目管理办公室主任戴永全(图中)经常到工地协调解决施工问题


2005年8月26日,接到采访任务后,笔者来到围堰工程施工工地,整个施工期间,机声隆隆,一片繁忙紧张施工景象。采访过程中,笔者深深感受到,这里的建设者身上有一种不服输的豪气,他们用火一样的激情点燃智慧的火花,用无坚不摧的毅力让困难让路,用聪明才智开拓出港口建设新局面!


围堰工程施工现场



激情燃烧的工地
今年夏天持续高温,广大围堰工程建设者在炎炎烈日下坚持施工,吸沙船上和工地的简易休息工棚里,气温高达40多度,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夜晚蚊叮虫咬,饱尝艰辛。在恶劣的天气和困难面前,他们没有半句抱怨,一心扑在工地上,尽显建设者本色:顶烈日、冒风雨,风餐露宿,加班加点,夜以继日地奋战在工地一线,以顽强的干劲,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重重困难。


施工人员就是在工地这个简易工棚里休息的

工作时间长了,累了,他们通常只是在这里坐一坐。


一桩桩,一幕幕,无论是在吸沙船上作业的工人,还是在工地上巡查的技术人员;无论是在工地忙于帮助解决施工问题的领导,还是挥汗如雨的施工员……他们正在用行动和精神抒写了一页页港口建设篇章,他们舍弃无限亲情,与时间赛跑,与常规抗争,争取用200天完成这项建设任务,他们体现出来湛港人优良传统和高昂的斗志,他们给港口建设的历史长河留下一道靓丽而催人奋进的风景线。
“到工地后最没想到的是施工环境的艰苦,条件的艰难,收获最多的是感动,我常常被这里的建设者那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所感动。”施工单位中港四航局一名管理人员说,“这里每天都有50多名建设者坚守工地,他们一天工作都在10个小时以上,我从事过多项艰苦工作,但这次围堰工程建设条件艰苦、环境恶劣、难度之大,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抽沙管道:流量为2500立方米每小时,含沙量20%左右。

抽沙吹填的同时要不断补充水源



办法总是比困难多
重点建设项目管理办公室主任戴永全在接受采访时说:没有对事业的忠诚,没有火一样奋力向上的激情,就难以克服种种困难,就不能完成围堰工程建设任务。这里的建设者正是用火一样的工作激情,摧毁困难和阻力,迎接胜利的曙光。


戴永全在接受采访时说:“办法总是比困难多,千难万难也要把工程拿下来!”


为了提高施工技术含量,总结推广经验,戴永全主任经常到工地召集有关人员召开现场会,紧密结合围堰工程建设实际,探讨施工技术、组织、管理等方面要领,总结交流施工经验,解决施工中遇到的一系列技术难题。工程前线还设立“项目指挥部”,有关负责人分别把守一方,协作战斗,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围堰工程建设意义重大,只有前进,没有退路,辛苦了大家!”戴永全动情地说,“办法总是比困难多,千难万难也要把工程拿下来!”。作为重点办主任,他经常被各种问题困扰着,忙得团团转,要协调与地方政府、当地群众的关系,要向集团高管请示、汇报工作,还要指挥重点办其它项目施工工作。戴永全十分清楚这项施工任务的政治分量,不敢丝毫怠慢,为了港口建设发展,他拼命地工作,每天坚持5、6点钟起床,深夜才休息。
心中不熄的火焰
围堰工程涉及到农村问题,工程施工经常发生纠纷,有少数村民趁机寻衅捞利,施工人员受到谩骂、侮辱甚至人身攻击是常有的事。


在工地设立的“治安办公室”


为保证施工顺利进行,在市委市政府支持下,由市公安局牵头,抽调市局治安科、霞山分局及我港公安局16名公安干警进驻工地的“治安办公室”,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巡逻工地,维持施工秩序,努力排除干扰,有效地优化施工环境。走群众路线,“治安办公室”的16名公安干警总是很耐心,他们心中有股不熄的火焰,积极做群众思想工作,努力用政策引导、用亲情感化村民,用热情融化矛盾,解决各种棘手问题。其中难免遇上不明道理的村民,他们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解释和劝说,不厌其烦地反复做工作,始终把“人性化、理性化、规范化”贯穿到每一个细节中。在他们的努力下,成功地化解了“破渔网”、“堵路”等事件。


我港公安局副局长林文华(左二)耐心做村民思想工作


火热的施工工地,伴随着此起彼伏的机器轰鸣和施工人员身上的汗水泥水,湛港人的形象更加光辉,湛港人的精神更加光彩夺目,湛港人有很多人和事值得歌颂……(邓敏 摄影报道)